2023即將到站在這里對過去忙碌的一年說句再見下一站2024讓我們對美好的明天充滿期待。
回顧2023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事業持續發展,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城軌交通線路概況》,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國內地累計有58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10841.59公里。新增城軌交通運營城市2座,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493.49公里。其中,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城勘院)承擔了新增城軌運營線路中大多數的業務。
過去的一年,北京城勘院堅持秉承保駕軌道交通建設、護航城市安全發展的使命,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區,京津冀、長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大灣區等區域協同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不斷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貢獻專業技術力量。
助力北京城軌運營里程躍居全國第一
12月30日,北京地鐵17號線北段(工人體育場—未來科學城北)、16號線剩余段(榆樹莊—宛平城)及蘇州街站、11號線西段剩余段(金安橋—模式口)開通試運營,新增運營里程29公里。至此,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836公里,躍居全國第一。
北京城勘院參與了新開通3條線路全線的勘察、第三方測量,17號線北段全線的第三方監測、16號線剩余段及蘇州街站工程降水設計工作。面對沿線環境條件復雜、地下水豐富,施工難度大的挑戰,北京城勘院采用地質調查、綜合物探、鉆探(含水平鉆探)與室內試驗、巖石薄片電鏡等多種勘察測試手段和專項研究,準確查明了沿線不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并根據工程特點提出了經濟合理的建議,為設計和施工規避風險。
根據線路具體情況,制定沉降區測量方案、地下復雜管線探測方案等專項技術方案。綜合利用INSAR數據結合地表高程數據、地下控制數據,實現空天地一體的沉降區變形監測,保證了隧道和車站結構的精準對接;綜合采用地質雷達、超深探測等技術手段,實現地下管線三維化、可視化,為地鐵建設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結合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自動化監測平臺和傳統第三方監測、檢測手段,最大限度為線路建設及時規避風險,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服務。同時,為新建線路沿線影響范圍內的地鐵運營線路和城市環境提供實時、準確的監測數據,助力城市安全發展。
助力東北老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更上一層樓
長春市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線工程是一條全長8公里的地下線路,共設6站6區間。本工程工期緊迫,而且需要在極端嚴寒條件下勘探作業,北京城勘院攻堅克難,針對零下20度的嚴寒天氣,采用熱水循環工藝,以保證作業順暢,現場最高峰投入22臺工程鉆機以保證工期節點,最終歷時30天,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本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建構筑物調查、管線詳查、抗浮設防水位咨詢任務,有力的保障了總體工程建設的順暢,獲得了建設方的高度任何和一致認可。
助力譜寫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篇章
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全長約13.07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站9座,其中換乘站2座。北京城勘院作為勘察總承包單位,承接該項目的巖土工程勘察、測繪、物探及抗浮設防水位研究等工作。經過技術團隊晝夜奮戰,各項工作同步有序展開,僅用20天就完成全線以及部分首開站的初步勘察工作并提交成果報告,為6號線的順利開工奠定了基礎,贏得了業主單位的一致好評。
助力長三角、中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邁向新格局
蘇州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全長36.12公里,共設置31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北京城勘院承擔部分區間、車站第三方監測,風險咨詢,全線控制網復測及施工測量、檢測等工作。面對6號線下穿蘇州大學文物建筑、金雞湖及多條既有運營線路帶來的風險挑戰,技術團隊積極制定方案,與各參建方有效配合,結合自動化監測和人工監測手段,為線路建設期風險把控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寧波市軌道交通7號線、4號線延伸工程全長42公里,跨越鄞州、海曙、江北、鎮海4個板塊,北京城勘院承擔主要實施標段范圍內南起寧慈路站,終至俞范路站第三方安全監測和全過程風險管控工作,工程涉及深厚軟土層、粉砂層、承壓水層,密集管線、老舊建(構)筑物、既有線等重大風險及隱患,寧波分院通過“全”的機制,“謀”的籌劃,“敢”的勇氣,“干”的決心,“成”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為寧波軌道交通安全建設 “保駕護航”。
長沙至瀏陽市域(郊)鐵路黃花機場至瀏陽段工程,線路全長48.73公里,串聯長沙主城區,金陽新城和瀏陽主城區,對于支撐長株潭都市圈各城鎮組團系統發展建設起重要作用。北京城勘院承擔本工程勘察一標段,標段長12.4公里,現場協調難度大、工期緊、任務重,沿線管線繁多復雜,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通過精心組織、緊密安排、堅決執行,在同步開展外業的7個標段中,保持進度第一,高質量、零事故按期完成了業主下達的任務。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發展
在山城重慶,北京城勘院承擔重慶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安全巡查項目,該項目覆蓋重慶軌道交通9條運營線路,總運營里程超400公里。項目部每日安排巡查人員認真開展保護區巡查工作,每日巡查備案在施項目340個,每日徒步巡查里程超1300公里。同時,牽頭開展“重慶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智能巡查預警”專項工作,全方位保證軌道運營安全。
項目啟動以來,盡管面臨高溫和疫情等困難,依然堅持高標準完成控保區安全巡查工作,累計發現并上報200余起涉嫌違規施工,其中隧道正上方的鉆探作業超過30起,得到業主及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確保了重慶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為山城人民的安全出行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助力“軌道上的大灣區”跑出加速度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萬頃沙~興中段)工程位于廣州、中山市境內。新建正線47.6 公里,其中地上段 4.90公里, 地下段 42.7公里。北京城勘院承擔線路范圍內的 GNSS 控制網、精密導線、精密水準網復測及檢查維護、專項調查與測繪、線路定線及縱橫斷面測量、車輛段基線測設及斷面測量施工控制測量檢測、施工測量檢測綜合服務、試運營前軌行區范圍內的沉降位移監測、出入口及風亭標高測量等工作,為促進廣州都市圈、珠江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貢獻力量。
深圳市27號線一期工程線路長約24公里,跨深圳南山、龍華、龍崗三區核心地段。北京城勘院承擔了項目全線的巖土勘察、管線調查、地形測繪等工作。項目工期緊、難度大,線路長、跨區廣。周邊環境極其復雜,存在多條既有或在建地鐵、城際,且有公路、輸水、電力、管廊等各類隧道,以及復雜多變的地下管線等。技術團隊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迎難而上,制定針對性策略,克服各類困難,歷時4個月,進度從最初的落后、到齊頭并進、最終領先于同期開工線路,跑出了城建勘測加速度。
助力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軌道交通建設
南寧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20.21公里,共設車站17座,均為地下站。線路沿線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多次下穿既有地鐵、高鐵、水體及老舊建(構)筑物群,設計施工難度大,建設過程風險高。北京城勘院承擔勘察A標段任務,綜合采用鉆探、物探、室內試驗、水文地質試驗等綜合手段解決了相關技術難題,為5號線的建成開通、推動南寧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貢獻城建勘測力量。
為地鐵而組建、因地鐵而生存、隨地鐵而發展。作為全國第一家從事地下鐵道勘察、測繪的企業,如今的北京城勘院現已發展成為我國現代軌道交通領域具有強大競爭實力的大型綜合勘測設計企業。接下來,北京城勘院將會一如既往積極投身全國軌道交通建設,為我國城軌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方案,奮力開創城建勘測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